第4章 梦回徽州(1/2)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第4章 梦回徽州: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解释了凌家族人为什么宁愿攀山涉水也要迁居南的原因,是因为要远离明初的权力斗争中心。
凌家一行10八人,浩浩荡荡地从安徽休宁出发,租用了驴车、牛车,晓行夜宿,用了四天时间,才进入江西婺源。
在江西,我们看到了当地五彩的农俗:晒秋。
一路上,以萧遥剑和我两个最开心。
凌家子弟由于祖辈世代经商,自小耳闻目濡,有时父叔辈在邻近县或城市往来,都会刻意捎带上几个,让他们一同出去见一见外边的世面,所以他们现在走在路上,并没有感觉特别新奇。
凌家子弟都喜欢看着萧遥剑和我,两个人像是从石头里出来的一样,看什么都觉得好玩,见什么都觉得新奇。
萧遥剑虽博览群书、亦见惯游经过黄山的各色人物,却从未真正踏入过江湖半步;
我是从现代穿越过来,对明朝宏观历史脉络熟悉,却对明朝的微观风土人情不清楚。
萧遥剑和我进入江西后,一路看见晒秋,就十分兴奋。
我在现代也专门去看过晒秋,但是坐着驴车走几天地看一路,真没试过!
走在明代的村郊野外时,如果有一个相机就好了!
基本上随手一拍都是大片!不用担心要像现代那样,要先从镜头预览一下,再从画面中极力避开电线杆、灯柱、车辆、甚至行人。
凌轩始终是年长,一路上,担负着家人安全的职责。
他时刻警惕在留意着各种情况,经常跑前跑后照看各人,当然没空跟我们疯颠;他虽然是跟我们坐同一辆车,但是把我交托给萧遥剑照顾。
萧遥剑和我最是同气连枝,我们两人并排坐在同一辆车上。
萧遥剑和我两个都是没见过明朝世面的人,所以对路上所见一切,都感觉新鲜;经常我看到了什么,就指给他看;他看到什么,也指给我看,两人原来十分投契。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留下这一首诗说:想认识金银的俗气,就多来黄山和白岳山游玩;因为当时徽州的富有,到处充斥着金银气。然后汤显祖清高地说:自己一生近于绝痴,做梦也从来没有想到会到那里寻找发达的机会。
诗中的徽州,指当时的徽州府下辖的休宁、歙县、祁门、绩溪、黟县和婺源六个县范围内的地域。
婺源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在江西东北部,又与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在它的四周,有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这些名山福地。
婺源的名字,取自“婺水之源”,到处山高林密,山清水秀,村落在连绵的山谷之间,风景非常秀丽怡人。
我们进入江西婺源,经过江岭,向江湾前进。
在现代时,婺源的旅游名片响遍全国,人们普遍认为篁岭、江岭、石城是婺源三大必游景点。
江岭南临晓起,东接溪头,位于婺源最东北。
明朝的江岭不似现代的样子。
现代的江岭,处处是梯田,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这里全是摄影爱好者和游人。现代的江岭,是经过“坡改梯”的改造,将山坡改成梯田,改善了水土,也带活了当地的旅游业,达到双赢。
当凌家族人一行人来到江岭,明代的江岭,野生原生态,到处是青山溪流。
时值秋天,早上起来时,看到田野上弥漫着薄薄的晨雾,雾里隐若看见白墙黑瓦;漫山遍野、屋前屋后都是枫树,红红、黄黄的叶子非常漂亮!
还有柿树,叶子都掉光了,树上吊满了橙色的柿子。
萧遥剑看见了,跳下驴车,摘了一个吊得低的柿子,追上马车,擦了擦柿子,递给我,我摇了摇头,他就放进口,大咬了一口,涩得他立即就把柿子掉了。
笑得其他凌家子弟弯了腰。
这些吊柿,是要经过去涩才能吃,如果好吃,会有这么吊在树上么?
我们到了江岭的镇上后,今晚就住在这里的客栈了。
这几天以来,我们一行人10八人,住宿和吃饭都需要包下了三间店。
例如今晚在江岭,我们就包下了三间客栈,傍晚吃饭时,也是将人分开两家饭店。
三叔、四叔照常负责安排我们的饮食。
我们沿途都吃当地的小吃,到了江岭,三叔为我们叫上了几种当地的美食:荷包红鲤鱼、糊豆腐、粉蒸肉,这些都是婺源的当地特色美食。
荷包红鲤鱼是婺源才有的特产,三叔为我们每一桌都叫了红烧荷包红鲤鱼,鲤鱼连鱼鳞一起煎香,加入干菇干笋,浇汁红烧,最后加小葱上桌;鲤鱼肉质肥美细嫩,汤鲜味美,肥而不腻,香而无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