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锻造队伍(1/2)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一百零九章 锻造队伍: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朱能的话,是很多人的心声。
这些人都是工业发展的参与者,甚至是组织者,朱高炽自然要点拨一番。
“稻杆的确不要钱,可是既要晾晒,又要打成秧节,不但辛苦,人身上还会痒,费事费力。”
“等百姓们手中的钱多了,不少人就不会愿意费这个力气,而蜂窝煤的价格继续廉价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使用稻杆生火。”
稻杆可不经烧。
所以才要打结成团,尽量延缓燃烧时间,可稻杆的成分无法改变,终究缺点不少。
不但对稻杆的消耗量巨大,而且是一项即繁重,又令人痛苦的农活。
唯一的限制,就是百姓们手里没有钱,没有更好的替代品,蜂窝煤虽然要更好,可是在农村的运输成本高。
不过这些缺点,随着工业发展下去,农户们迟早会改用蜂窝煤。
毕竟稻杆的用处太多。
“当不再生火使用的时候,节省出大量的稻杆,可以养更多的牛羊,能肥更多的地。”
“更多的肥料,田地有更高的产量,除了增加了粮食,又让稻杆的产量增加。”
“而稻杆则能养牛羊。”
“耕牛的增加,节省了民力,也能为人们带来油水,羊也为人们提供了食物。”
“肉的油水足,不但让人身强体壮,还能延长人的寿命。”
“刚才那户人家,一年多了十八两银子的收入,以后工具的价格也便宜了,人们开始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也能增加田亩的产量。”
“再把时间和人力浪费在捆秧节上,付出的力气和成本是不划算的。”
朱高炽的话,引起了不少管事们的思考。
谁都不会因为贵人才十四岁,就觉得贵人是异想天开。
连燕王都放权给贵人,他们这些贵人身边的人,更是对贵人心服口服。
中华重工阶段性的成果,已然征服了不少人。
人们都惊叹贵人的眼光和能力。
朱高炽见众人都在细思自己的话,满意的露出微笑。
他说的都是历史的进呈。
未来的国家,短短的一代人,从农业为主的国家,急速的发展为工业为主的国家。
九零后之前的人,绝大多数都看见过农村的变化。
从家家使用稻杆生火,改为稻杆和煤炭结合使用,可时代发展太快,煤气罐取代了蜂窝煤和稻杆。
后世在油气时代,对煤炭的需求大幅下降,可全国一年产量仍然是三十九万万吨。
放在大明的时代,朱高炽认为,至少六成的农户使用煤炭,是可以达到的。
几千万人以煤炭为生活燃料。
改变了这个生活习惯,那么大明对煤炭的需求,会成为一股令世界恐惧的数量。
为了满足这股力量的胃口,会逼着大明寻找一切资源。
草原。
也将不再是贫瘠苦寒之地,丰富的露天矿产和优质煤炭,会成为大明重要矿产地区。
同样。
铁道上运输一吨煤,哪怕一钱银子的运费,一年的运费就能高达数百万两之多。
后世从山西到广州,一吨煤的运价是一百八十五元。
大明银价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等于六百元到八百元的购买力。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全国煤产量五千万吨。
英国才多少人口?
大明只要超过一倍,也就是一万万吨。
北方多煤炭。
从北往南运送。
一万万吨煤在铁道上的运费,哪怕价格低廉到一吨只需一钱,那也是一千万两银子。
在这只是其中一项而已。
当大明的商品开始适应走铁道,利益之丰厚,可以成为国家的核心税收来源。
朱高炽不光是要推动工业,还要逐渐扭转人心。
既要改变老百姓们的生活方式,也要让管事们更加具有前瞻性,成为符合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目前的铁道运输费用还降不下来,是因为还没有形成规模,随着工业发展的脚步。
规模越大,铁道的运输成本会越低。
有了巨大的利益,朱高炽才能继续发展铁道技术,开始采用铁枕等各种技术。
各事都是相辅相成的。
良乡位于房山和宛平之间,因此通了铁道。
铁道刚刚诞生。
除了煤场主开始试着使用,客户并不多,朱高炽当然要带头,正好都是他出没的几个地方。
因此出行逐渐改为铁道。
自己花钱乘坐。
几名核心管理者,朱能,徐宁,高珍,高长芳等人,坐在王爷的专属车厢上。
其余的管理者,坐着后面的一列车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