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决策北伐(1/2)
洪武兴明第215章 决策北伐: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吴军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基本扫清南方,获得问鼎天下的契机。
这一次会议,对于吴国来说,意义可谓十分重大,将直接决定吴国会一跃成为统一华夏的复兴强国,还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
因此,吴军可谓精兵猛将云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俞通海、廖永忠等将领,统统汇集到了应天王宫。
甚至就连刘伯温,李善长等众多文臣谋士,也一并参加。
朱元璋作为一国之主,首先介绍了下当前的形势。
浙东方国珍大半被消灭,余部逃亡海上;福建陈友定开始采取守势,不敢主动骚扰吴军;西蜀明玉珍龟缩在四川,易守难攻;云南此时还比较蛮荒,除了拥有数量庞大的当地土著外,还有少量元朝余孽在苟延残喘。
而吴军最强大的对手,莫过于北方元朝。
只是元朝此时也发生内讧,王保保跟关中李思齐等四个军阀打得难分难解。
总体来说,吴国当前形势有明显改善,只是其中暗含的凶险和挑战也不少。
朱元璋介绍完形势,便用期许的目光看着左右文臣武将,鼓励大家踊跃发言。
最先站出来的是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大管家,他站在后勤角度出发,说道:
“此时已是十月,临近寒冬,若是出兵,只怕天寒地冻,将士受累,粮草也难以为继,不如等明年春暖花开,再兴兵不迟!”
李善长说得确有道理,却跟朱元璋的想法不同,老朱有些失望,便看向一班武将道:
“你们意下如何?”
徐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
“李相国所虑甚是!只是天寒地冻,对我军有影响,对元军同样有影响,若是两相比较,反是我军更吃苦耐劳。
而且,王保保主力此时正被拖在关中,我们要不趁机北上,等他收拾完李思齐等人,势必成为心腹大患!”
徐达目光敏锐,思虑长远,这番话深得朱元璋之心,听得老朱连连点头。
李善长一看这架势,原来吴王是想打啊,便当即不再反对。
他不反对,其他文臣自然也不会出声,出兵的决策就这么定下了!
但关于怎么打,大家却发生严重分歧。
常遇春一马当先,他的观点总是擒贼先擒王,建议大军应该直捣元朝大都,将元顺帝一举推翻,结束元朝的合法统治。
这个方案若是能成,效果立竿见影,收获巨大,只是风险同样不小。
朱元璋事先跟刘伯温研究了很久,他审时度势,当即说道:
“元朝不同于天下诸侯,即便失去南方,仍然具备强大实力。大都又是元顺帝所在,抵抗必然顽强,若我军孤军深入,久战不下,敌军蜂拥勤王,势必危险!”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应该稳扎稳打,首先北上进攻山东,撤其屏蔽;然后回转河南,断其羽翼;再攻克潼关,占据门槛。
如此一来,天下形势尽入吴军掌握,再进兵元都,元顺帝就孤立无援,可不战而胜。
等打下元大都,再擂鼓西进,云中、九原以及关陇也可席卷而下。
这套方案更稳妥,从元军力量最薄弱的山东下手,可以一边打,一边收服失地,壮大吴国实力,却给元顺帝留下更多时间。
而且等吴军打下山东,王保保也可能抽出手来决战,同样有利有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