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马岱的指挥艺术(1/2)
我崇祯绝不上吊第166章 马岱的指挥艺术: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从明军发起突袭,至今不过仅仅只有两分时间!
(‘分’在《崇祯历书》中,真实存在。关于明朝的时间单位,前面有说明,不再赘述。)
闯军都是从死人堆里爬起来的,不懂如何战斗的士卒,早就见鬼了……
才短短的两分时间,闯军上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袁宗第一声令下,扛着一人多高盾牌的大盾手,举着门板大的盾牌,面对七里崖方向,排成了一条直线,掩护身后的弓箭手,到达了山崖下!
然后,大盾手们将盾牌举高,重重的朝地上一砸,盾牌下端的尖锐就插入了泥土里。
借助大地的力量,进行防守,这才是大盾的正确用法。
“邦邦邦邦!”
明军射出的箭矢、弹丸,击打在厚达一寸的硬木大盾上……
徒劳无功!
扎在木板上像刺猬一样的箭矢,密密麻麻的弹坑,也不过是震得闯军盾手手腕发麻……
仅此而已!
作为最笨重,也是防护力最强的大盾,展现了它的优越之处。
莫说是火铳了,便是最厉害的抬铳,遇上精心制作的大盾,也要傻眼。
当然,大盾的防护力虽然很高,缺点也更加明显——重达数十斤的大盾,实在是太笨重了……
没有大量驮马、车辆,大盾兵根本就玩不转。
最精良的大盾,是要蒙了几层牛皮后,再蒙一层铁皮的,重达近百斤!
指望凡人之躯扛着它长途跋涉?
做梦去吧!
……
眼见闯军出动大盾手,己方攻击徒劳无功。
朱由检看了马岱一眼。
接下来该上手榴弹了吧!
哪知道,马岱竟然下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命令:
“刀盾手听令,上藤牌!”
在马岱的命令下,刀盾手们纷纷拿起地上的小圆盾,一手穿过一侧的套索,固定在臂弯处,然后手掌握住了另一侧的握把。
纷纷侧蹲在火枪手、弓箭手阵前,形成了一道防护。
然后是第二波刀盾手,穿插其间,将藤牌架在了第一层藤牌之上!
不过区区两层藤牌,竟然护住了全军正面。
高度丝毫不比大盾差多少!
藤牌最早是福建、广西士兵使用之物。
大小以士兵半蹲下,能护住全身为标准。
因为藤牌轻便,且能抵抗弓箭、刀剑的劈砍,足以代替盔甲防护。
若是蒙了牛皮,更是能够抵御火枪的轰击!
明朝初期,在多山、多水地带,藤牌早已取代了笨重的铠甲。
自从戚继光、俞大猷编练戚家军,采用了藤牌之后,藤牌在明军迅速扩装起来,逐渐替代了不灵活的单兵木盾。
(严格意义上来讲,盾牌有两种,一种是厚实的大盾,作为掩护全军之用。一种是个人使用的小盾,通常套在胳膊上,有方形、圆形两种常规形制。当然,此外还有很多变种,更有能喷火、射击等稀奇古怪的玩意,因为不具有普遍性,暂且不说。)
马岱刚刚布置完成,闯军的弓箭手就射出了一波密密麻麻的箭矢。
“邦邦邦邦!”
宛如狂风暴雨一般的箭矢,射在了藤牌上。
噼里啪啦的撞击声,充耳不绝!
然而,藤牌乃是采取结实山藤,环形编织,用竹篾逐圈缠绕而成。
特殊的构造,使得箭矢的力量,被分散到了整个藤牌上。
从而不会出现一箭射穿了藤牌的情况。
再加上每多了一枚箭矢插入藤牌内,都能将本就密实的藤牌,挤压的更加密实……
后续的箭矢,就扎不进去了!
除了最先射来的箭矢,还能透出一个箭尖,后来的箭矢,竟然半数扎在上面,半数掉落在地……
(这一点说起来不好理解。
从构造上来讲,就像是渔网的道理。
一根麻绳还是能扯断的,一旦编织成网——哪怕力气再大,也无能为力。)
闯军射来的数千枚箭矢……
仅有少量零星漏网之鱼,透过缝隙,射倒了几十名士卒!
见到眼前的这一幕,朱由检眼睛都瞪大了。
哪怕他是历史专业出身,却也没有想到,这看起来破破烂烂,宛如锅盖一般的藤牌,竟然如此厉害!
——后世的农村集市上,随处可见用芦苇壳、高粱壳编制的锅盖,和这玩意长得很像!
日常见惯了的东西,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又怎能想得到,这玩意竟然要比蒙了皮的木盾还好使呢?
若不是马岱的阻拦,朱由检甚至都不想要这玩意……
他瞪着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喉结滑动几下,在心底蹦出了一句话——
“历史的真相,就特么贼离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