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孝陵(2/2)
【明末】公主为帝第81章 孝陵: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整个南京在应天已降的情况下,最后为大明尽忠的,是孝陵卫。孝陵卫是家族制,而且是所有卫所里唯一有退休金制度的。土地兼并也外逃了不少人不过各种史料推断明朝最末期孝陵卫最少也有1600人往上还在驻守。孝陵卫皆战死以后,不少孝陵卫的家属也在家中阖家自尽。
现在哪怕军务繁忙,朱媺娖都不忘搜罗昔日孝陵卫的家属,意图重建孝陵卫,这些都是忠烈,不可不嘉赏。同时朱媺娖还找寻弘光元年战死的孝陵卫名册和整个应天殉难人员,打算亲笔为他们题写牌位,让他们的牌位入祀孝陵,和太祖的香火始终。
战死殉死的孝陵卫自然没得说,城破殉节如解学龙等同样也是如此,不过让朱媺娖为难的是要不要把韩赞周给放上去。
韩赞周,字相文,鄠县人。崇祯九年(1636年),在司礼监任职,满清入塞时,为京营副提督巡防京城。后为南京守备太监。崇祯十七年(1644年),北方变闻传到南京,韩赞周与握有实权的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等拥立朱由崧上位,建立弘光政权。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南下,弘光帝朱由崧仓皇出逃,韩赞周没有跟随皇帝朱由崧,而是逃入报恩寺,后被清军抓获,到了九月,听闻要被押送北上,自坠楼死。
想想自己打算把王承恩也给送进自家太庙去陪崇祯,朱媺娖还是把韩赞周的名字给题了上去。
目前还没有礼部,给谥号这件事还要等等,朱媺娖打算用王侯的礼节祭拜这些殉难人士。
朱媺娖依然淡定的烧纸,她跟地下的太祖爷爷报备一声,她不知道下面的行情,估计孝陵要多不少人,让太祖爷爷和太祖奶奶不要生气,这些都是保卫咱家殉难的,麻烦他老人家多担待担待。
知会一声后她拍拍手,扬扬灰。整日忙于军国大事心心念念复国,她也没有多少娱乐,这个时代的娱乐在朱媺娖眼睛里毫无意义。她想找人吐槽吐槽自家的先辈都没人敢搭话,只能把对明代诸帝的怨念写在纸上和太祖爷爷吐槽一下。
(朱元璋在地下吧唧着嘴吃马皇后烙的面饼子,“咱家老马烙的就是好吃。”)
她还继续窝在孝陵这里,哪怕高杰都收复凤阳,整个江淮防线皆已重整,她依然没有满足应天人入城的祈求。
“现在可以劝进了吧。”李过过来心翼翼的问。
朱媺娖无奈回头:“你不要着急好不好,这种事不该你最先出面劝进。”李过等人还是不明白,哪怕军中劝进的书信已经流水一样送上来,为什么朱媺娖还是按兵不动。最先该劝进的不该是这些人,而是以袁继咸、吕大器为首的明朝重臣官吏。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还要等。”朱媺娖纤细的身躯跪在蒲团上给朱元璋烧纸,她仿佛随口说一样:“对了,一会儿我要写信给刘宗敏孙守法和姜镶,让他们从陕西山西访贤才,送个名单给我,你那里也有陕西的人才吧?”
“有,不过也没看出有什么经世之才。”李过没察觉出里面的政治意味。
朱媺娖在心里吐槽:“经世之才也不傻,怎么可能上你这条破船。”她淡然的点点头,嗯了一声。以前觉得让本地人守土更好更方便,现在真要登基了才发现,自己麾下南人太多了。两广最先支持自己的本土势力、江西的科举大户。
宋太祖要南人不得坐政事堂,虽然是历史野史,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她想像赵构一样偏安,目前的人才自然是够了,可想要不失旧物金瓯无缺,那么就需要北人,北人是最想回去的,如果不抓住这个风口,北人习惯了南方的生活,人皆厌战,只怕又是一个偏安局面,她是想做刘秀,而不是赵构。
正当各地劝进上书络绎不绝的时候,一个让朱媺娖瞳孔巨震、泪流满面不能自已的消息从九江传来——袁继咸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