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再升官(1/2)
明末:乱世崛起第102章 再升官: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崇祯二年,九月十八。
大明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如往日一般,依旧埋头批阅奏章,眉头紧锁,双眼布满血丝。
他手中的朱笔不时在奏章上圈圈点点,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对国事的忧虑。
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仿佛是压在他心头的万斤重担。
他的面容憔悴,透露出内心的疲惫,十八岁的年龄,额头上却弥漫上了皱纹,这是他日日夜夜为国家操劳的见证。
崇祯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但脸上却有着一丝无奈,他肩负着拯救大明的使命,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让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他不时轻声叹息,仿佛在诉说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从即位之初的满腔抱负和信心满满,到现在的长吁短叹,深感国事之艰难。
一旁的秉笔太监王承恩,看着眼前这个从信王到九五至尊的人,被国事压的难以喘气,心中泛起了心疼与担忧。
他从一个宫女端着的托盘中,端起茶盏,用手试了试温度,然后心翼翼的送到龙案边上,轻声道:“皇爷,龙体为重,喝口茶,暂歇一会儿。”
“唉……!”崇祯皇帝长叹一声,道:“陕西多地大旱,田地颗粒无收,自去年反贼王嘉胤高举反叛大旗,百姓盲从,聚众已达数万,真是让朕十分忧心啊!”
崇祯皇帝放下御笔,端起茶盏,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如今的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外有建奴、蒙古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反叛,国事多艰。
尤其是建奴,自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起兵反明,国家便投入了大量银钱物资,来建设辽东防御。
致使国内财政空虚,灾不得赈,匪不得剿,局势每况愈下。
这内忧外患之下,真是让他心力交瘁。
“皇爷勤政爱民,定能中兴大明!”王承恩他身为内官,有自知之明,不能去随意谈论国事,所以只是言语安慰。
自崇祯登基以来,王承恩就很少见到崇祯有开心的时候,就连今年二月太子朱慈烺出生,也没见到崇祯有多开心。
崇祯皇帝闻言,脸上浮现了坚定之色,他相信大明会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重新变得强大起来。
他兄长常年醉心于木工,让魏忠贤把持朝政,都能让大明维持,他每日勤政至深夜,没道理不如他的兄长。
这时,一个司礼监的太监进来,行礼禀道:“陛下,首辅大人求见!”
“传他觐见!”崇祯皇帝放下茶盏,道。
不多时,一位约莫六旬年纪、身着一品绯红官袍的官员进来,脸上有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这位一品大员,对着崇祯皇帝行叩拜大礼,唱道:“臣韩爌,参见陛下!”
“元辅不必多礼!”崇祯皇帝抬手示意,道。
“臣,多谢陛下!”韩爌站起身来,也顾不得整理官服,满脸笑容的说道:“恭喜陛下,三边总督杨大人传来奏报传来紧急奏报!”
“紧急奏报?”崇祯皇帝先是一愣,然后连忙问道:“发生了何事?”
韩簧举着延绥镇的奏报,兴奋的高声道:“陛下,延绥镇官兵,斩获入关劫掠的蒙古鞑子首级,共计一千零九十三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