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土木堡(二)(1/2)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第127章 土木堡(二):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rad2第127章土木堡(二)
经过两代猛人经营,明朝出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气象,距离复兴盛世的大业只差临门一脚。
明朝的新皇帝说,不玩了。
因为扩张国际影响力要花钱、常年打仗要死人,对国家来说是必须做的事情,可对国内民生来说是负担。
后面的皇帝,不愿意折腾了。他们认为大国尊严已经足够了,应该专注小民幸福。
这么做也没错。
没人愿意数十年如一日的战斗,但凡有条件,谁不想过几天好日子呢。
何况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连年战争导致明朝财政紧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增长,大家都有意见。
问题在于,休养生息是尽量不搞大工程,该做的事情还得做啊,对北面还是得留有警惕啊。
比如以前蒙古部落有什么挑衅动作,朱元璋和朱棣马上出征蒙古,用强硬手段维护国家地位,也警告其他部落,千万不要放肆。
现在不一样了。
蒙古做出一些越界的行动,明朝皇帝也不愿意管,爱咋咋地,只要来朝贡就行。
人永远是蹬鼻子上脸的。
一次不管、两次不管、三次还不管……紧接着便是更大规模的挑衅,而随着挑衅的规模越来越大,明朝的影响力也越来越低,这是一个连贯反应。
(朱棣打的很爽,但确实耗钱)
(效仿文景也行,问题是后面你们得出武帝啊!)
(不能失了血性)
(就是战略收缩)
(也不能说错,打这么久,在不刹车,内乱怎么办)
(下西洋不是赚钱吗,为什么一直说缺钱)
(赚的没花的快吧)
(维持本身也是要成本的)
——————
朱棣眉头紧皱,内外都要兼顾,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注重民生没错,只不过光注重民生远远不够,这些后代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怎么着,觉得蒙古已经来朝贡了,没有威胁了,就敢这样张狂自大了?!
那可是前元老家,能打出那么大的地图,凭什么就认为人家会一直乖顺地听大明的话。
汉朝文景休养生息也不忘边防啊。就仗着祖辈厉害肆无忌惮,人家蒙古也曾阔过,身为皇帝怎么就不知道各个角度多想想呢!
朱棣恨铁不成钢,瞪了朱高炽一眼。
朱高炽叹了一口气,那能怎么办,总是得舍出一部分,不能只防外族,民间也得重视啊。
永乐年间发生的起义可不少。永乐七年李法良起义。永乐十年广西莫彦恭起义。十一年武冈起义、婆洞起义、贵州普亮起义。十二年吴者泥起义。十三年四川戎县起义
十四年山西广灵起义。十五年汀州、沙县、嘉兴起义。永乐十六年昌平、靖州。十八年唐赛儿起义……
全国不可能出现全部的风调雨顺,只要出现天灾人祸,一定会出现饥荒,只要有饥荒,肯定会出现动乱。这些都是要钱要人去解决的。
更何况,全国天灾先不算,朱棣又是下西洋,又是编书,又是几十万人一次的五征漠北。
朱高炽能怎么办,他打仗没他爹厉害,文治这块不得下点功夫。
不过,身为大国,只关注自己是绝对不行的。
维持也是要成本的吗。
要想让大明维持住自己的国际地位,该花的钱还是得花。
那到底,怎么做才能算是良策呢……
比如朱元璋和朱棣执政的时候,非常在乎分化瓦解蒙古部落。
打一派必然拉一派,一个部落崛起必然扶持另一个弱小部落,永远让草原维持势力均衡,谁都没有单独向明朝挑战的实力。
这种离岸平衡手才是霸权国家的利器。
现在的明朝皇帝呢,蒙古部落的崛起和衰落,关我屁事,只要他们不来袭击就行。
趁着明朝不管,蒙古彻底失去制衡,有野心的部落领袖开始互相兼并,谋求统一蒙古,成为和成吉思汗比肩的蒙古猛人。
原本蒙古分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经过多年兼并战争,瓦剌击败鞑靼和兀良哈,拥立黄金家族的脱脱不花为傀儡大汗,瓦剌首领脱欢做太师,掌握实权。
脱欢死后,也先继承太师宝座,磨刀霍霍。
(大英:这个我老熟了)
(好好好,搞半天是绥靖)
(带嘤竟是我自己)
(大明皇帝学学带嘤帝国)
(合纵连横简直精髓啊)
——————
汉,刘彻:绥靖又是什么东西,这英不是后世的五常,怎么着也犯了和明朝同样的错误。
评论还让明朝去学英呢,后世的英也是有皇室的吧,他们的治理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刘彻实在是好奇。
不过,有大汉这么个先例摆在前面,后世的明朝怎么不知道学着点。
他们防匈奴可没像明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啊。
果然,还是皇帝不行。
毕竟像他这样雄才大略高见远识的皇帝,真是屈指可数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