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谁能获这一届的茅盾奖,就让谁当作协主席!(1/2)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217 谁能获这一届的茅盾奖,就让谁当作协主席!: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此时的方明华正坐在前往燕京火车上。
现在正值春天,车窗外全部都是绿油油的麦田,看的人心旷神怡。
就在前两天,方明华接到中短篇优秀评委会的邀请函,邀请他去燕京参加颁奖典礼。
当然,这次西京去领奖的不是他一人,还有秦省其余两位作家,贾平娃和邹志安。
邹志安今年快到40,人长的瘦瘦的不太善言辞,凭借《哦,公马》获得八4年的优秀短篇奖。
塑造了一个秉公办事、不畏强权的县团委书记郑全章的形象。作品语言犀利,对不正之风的痛恨溢于言表,对改革举步维艰的思考入木三分。
他也是秦省作协成员,专业作家。不过牛逼的是,人家还兼任着老家礼泉的县委副书记一职。
由于长期在礼泉工作和生活,除了作协开会,方明华很少见到他。
此时的他正坐在下铺床上,拿着一个收音机听着央广电台长篇播放频道的节目。
“1904年,鲁省的章丘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那章丘本也是人杰地灵之处,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泉水丰盈,景致卓然,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因连年灾害,庄稼绝收,以致匪患横行,饿殍遍野,空旷的田野上,北风呼啸着掠过,让阴沉的天空更显萧瑟。而村庄间简陋的道路上,一群群拖家带口的人们推着独轮车向远方沉默又衰疲地走着,他们都是要去闯关东的难民”
“虽然故土难舍,但是果腹活命是最现实的生活。关外到底是什么样子,是良田沃野还是雪域冻土,他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在远方有那么一片广袤的土地,也许能接纳他们,容他们讨一口吃食。”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央广电台开始正式播音方明华写的《闯关东》。
邹志安静静听了会,抬头对着睡在中铺的方明华说道:“明华,你这本我读过,现在听广播播音出来,更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写的真好,让人感受到北方那广袤黑土地的乡土风情。”
“主要是这叫李野默的播音员声音好听。”方明华谦虚了句。
不过确实如此,低沉而富有磁性,为这本增色不少。
“什么好听?”这时候一个男人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方明华的下铺床上,正是贾平娃。
于是两人停止谈话,邹志安看着贾平娃:“瘾过足了?”
“一口气抽了三根,总算舒服许多。”贾平娃长长吁了口气,睡在他上铺的方明华就能闻到他身上的烟味。
原来卧铺车厢不让抽烟,他跑到厕所过瘾去了。
方明华所认识的秦省作家,没有一个烟瘾不大的。
“这卧铺车厢啥都好,就是不让抽烟憋的难受。”贾平娃感慨了句,突然记起刚才的话;“哎,你们刚才聊啥呢?什么好听?
“央广电台正在播音明华写的那本《闯关东》,我听了会,写的真好。”邹志安解释道。
“明华这本,可是冲着今年的茅盾奖去的。”贾平娃说了句,看着方明华要说话,立刻又说道:“明华,我不是恭维你,我来给伱分析分析。”
“哦?你说。”邹志安顿时来了兴趣。
“纵观第一届茅盾奖获奖的6部作品特点,侧重宏大叙事,青睐厚重的史诗性作品,倚重现实主义精神,关注对历史题材。总结起来就是“宏大叙事”“史诗性”“现实主义”,而明华写的这部,这三者全部具备,所以获奖可能性很大。”
“平娃,你分析的很透彻。”邹志安频频点头。
连方明华也觉得贾平娃说的有道理。
别说第一届,就是整个茅盾奖,有他的美学偏好:
对叙事的史诗性过于片面地强调;对现实主义作品过分地偏爱;对叙事文本的艺术价值失去必要的关注;对在人的精神内层上的探索、特别是在人性的卑微幽暗面上的揭示没有给予合理的承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